特色年俗
吴昊阳
莆田春节,一年两度大年三十围炉做岁,正月初四要做大岁,红春联上有白额。
正月初二不走亲。这独特的五日岁习俗,源于450年前的抗倭之战,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廿九,倭寇侵占兴化府城(今莆田),次年正月廿九,戚继光带兵入闽抗倭成功,收复兴化府城。
二月初二家家户户互相探视伤亡情况二月初四、初五补过年后因二月农事繁忙民间相约正月初四初五过大年也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正月初二不走亲等独特年俗,古老的民俗活动:
拜菩萨:大年三十的早上每家每户都要挑着贡品到寺庙拜菩萨,乞求来
年全家人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摆棕轿:年轻小伙们身着红衣黑裤,头戴扎巾轮番跳火堆,不停转棕轿
人们围着火堆欢呼呐喊,热情似火在激越的鼓声中几十架棕轿一齐上阵
不停地跑、不停地转不停地跳火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巨大的心灵震撼,通过这种方式敬火神,促兴旺,驱除邪晦,迎祥纳福,直到百担干草烧完,这场狂热的火舞盛宴才算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