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读后感
二(2)班董语潞妈妈
近日,我读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这篇文章,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我深深地认识到: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作为孩子的母亲,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我责无旁贷。
首先,我要为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所以,我要选择一个环境优美、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的小区居住。
其次,我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更为重要。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一家人要做到互敬互爱,遇到矛盾要交流沟通,不要在孩子面前吵闹,要互相赞美,礼貌用语,不说脏话。对待孩子要平等,要尊重信任,尽量不要板面孔,不随意呵斥,不打骂,以平等、民主的,朋友式的态度与孩子相处,杜绝专制的做法。也不要娇宠溺爱,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宠得无法无天,后患无穷。
(二)创设属于孩子的小天地
妈妈要给孩子准备小书桌、小书柜、玩具箱等,即给孩子创设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天地,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愿和体会。凭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积极愉快地学习、玩耍,也可以邀请好伙伴共享愉快时光。当然,别忘记了给孩子创设一个锻炼身体的环境,一个读书角,一家人可以经常读书、讨论、制作。孩子的卧室我会让她根据自己的喜好装饰墙壁,布置家具。
(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觉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妈妈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的时间,制定作息时间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洗漱、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渐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我会尽量给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必读》读后感
殷苏柳爸爸
首先,感谢马老师的推荐,我有幸阅读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必读》。这本书通过例举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给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的启示。书中吸取了当今社会比较新潮的教育观点,与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有非常大的差别,这正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应该努力学习并实践的。该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好孩子,如何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和个性,读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一. 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次飞跃。学校生活与幼儿园有明显不同,在幼儿园,孩子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以游戏为主,而进入小学以后,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知识文化学习。这个时期,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最可怕的就是厌学,作为家长,我们要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利用业余时间多带孩子到校园参观,去学校图书馆或实验室多看看多走走,培养孩子爱上学的兴趣。
二. 我们需要加强孩子自主学习好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孩子在习惯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上课思想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做作业不认真、检查不仔细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家长予以培养加强引导。从小让她形成早上按时起床、自己穿衣叠被,从生活习惯中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孩子就会养成学习中自己整理书包文具、作业按时完成、等一些列好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在孩子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将是我们父母家庭教育的重点。
三. 我们需要与孩子不断沟通,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平等的对话,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做父母的不仅应该做好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多些沟通、多些尊重、多些理解、少些打骂都能促进与孩子的和谐关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其次,我们要敞开心扉,虚心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些理解与认可,真诚地去欣赏孩子的长处和优势。这一切都将有利于我们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引导作用,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通过沟通,我们才能多方面的了解掌握孩子,以便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才能得到整体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成长。
总之,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做好一个合格的引导者、教育者,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