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学生个案辅导
发布人:马翠华  发布时间:2020/06/09 22:28:54

当代欧洲一名著名心理学家这样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可见,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发展正常、健康的必要条件,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反之,没有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孩子,思想行为上也就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许多触目惊心的相关案例给家长,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以下是从我个案辅导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一年级,女生,小薛,7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在她还没有上学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最终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薛从小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父母离异后,薛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又忙于生计,由奶奶照管,父亲为了弥补对孩子亏欠,一味只是给钱,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使得薛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薛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薛对家庭无归属感,上课老是心不在焉,一副无所谓的状态,学习成绩极差。

认真翻阅分析薛家庭情况,又通过与她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了解其家庭状况,在全面掌握了薛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薛脾气性格以及目前的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

1、分析原因及心理辅导教育

针对离异后重组的特殊家庭,我认为薛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薛的生父。只要他们改变了教育方法,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家庭环境,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多次与孩子的生父进行交流,指出他们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离异家庭造成家庭的缺损,家长的情感,情绪以及感情上失落,会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离异家庭的缺损还导致孩子心灵上的失落和创伤。作为离异的家庭,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观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并达成了共识,其父亲消除了原先的消极想法:"认为小孩,不是我一个人的,多管、多罗嗦会引起孩子的怨恨,而采取补偿和溺爱的做法。"用父亲的爱去关心孩子,真诚地与她交心。父亲之爱给了她温暖,她和她父亲的关系靠近了。

2、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温暖。

作为辅导老师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我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我与薛的交谈中,我以倾听的方法让她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

3、善于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鼓励。

我发现她非常聪明,有一天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她。开始,她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结果她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以她的聪明来鼓励她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树立自信心。此外,我利用课余时间为薛补课,帮助解决她学习上的困难。在我的指导帮助下薛既懂得了如何对待父母,同时也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案例反思: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小学生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阶段,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孩子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不少孩子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备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作为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单亲家庭子女就会拥有属于他们美好的未来。

大队部
党支部
教导处
教科室
人事
数学教研组
卫生
校长室
信息中心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总务处

扫一扫
友情链接
https://www.jyjsfz.cn/jdmxx/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 200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md887
主办单位: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乐山路96号()
电话:025-86523277
苏ICP备10212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