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班主任,怎样培养,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是令我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工作才一年多的我经验不足,经常因为没有方法而手足无措,对学生也不够有耐心。我们班级的李同学是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从小失去了妈妈,爸爸也不管她,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工作也很忙碌。可能是由于长期没有家人的陪伴,她有一个爱说谎的坏习惯,当作业没完成时就说谎说作业本忘在家里了,爷爷奶奶也说她撒谎成性。因为长期不完成作业,家里没人辅导,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前期我是经常批评她,但发现并没有什么用,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撒谎,不写作业,所以我决定改变方法。一天放学后我就把她留下来跟她谈心,发现妈妈的离开是她的心结,一谈到妈妈,她就止不住的哭,我的眼睛都湿润了。我发现其实她就是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也是蛮可怜的,于是开导了她,再跟她家长商量,每天晚一个小时来接她,我给她补补课,给她报报听写,而且平时也不批评她了,尽量找到机会就表扬她。几天后,我发现她能完成作业了,虽然字写的还是不好看,但是也有进步了,上课也认真多了,而且当老师跟她说话的时候,她的眼睛不再是像之前的小鹿一般害怕警惕地看着我了,我很惊喜和开心于她的变化。
其实,我们班不止这一个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整个学校就更多了,他们往往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所以更渴望老师的表扬,关心,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正如于老师说的,弱者更渴望老师的同情和体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一件很小的事,一次真情的谈话,往往能让弱者有了信心,使他们内心变得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