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紧密合作 ,筑起青春“防火墙”
———— ——记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纠纷
发布人:徐云花  发布时间:2021/06/18 15:57:06

 家校紧密合作 ,筑起青春“防火墙”

——记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纠纷

案例背景: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岁~15、16岁,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起始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着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展,出现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一般来讲,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生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韧性等特点。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补,对他们的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处。然而现在的孩子早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早恋低龄化的问题已经波及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注意孩子的变化。并且要引导孩子妥善处理异性交往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还可以起到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活动中互激的作用,对孩子自我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案例描述:

《案例一: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次校拔河比赛,突然听到加油、鼓劲环节出现这样一个声音“赢了,把某班的某某某(女生)送给你!”比赛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聊天。

师:“今天,我发现你们长大了,有些你们内部知道的一些成长的美好或者成长的烦恼了,能和我分享分享吗?”“XX,你喜欢某班的某某某吗?”

生1:“我没有,他们开玩笑的。她和我们班的刘XX才是一对呢,他们都带了告白手链呢。”

生2:“我们现在没谈了,她妈妈找她的,后来我们就不联系了。”

师:“那你心里现在应该难受吧?”

生2:“肯定难受啊。不过她好像又找其他男生了。”

生3:“老师,你能不能找张同学聊一聊,她和黎同学在一起,经常一闹矛盾就哭,一哭就把班上的抽纸全用完了。”“而且其他女生都不能和黎同学说话,不然她会吃醋的。

师:“好的,谢谢你的关心。你现在怎么样呢?”

生:“我现在不谈了,发现还是做正常的朋友更好。”......

简析:一次意外的巧合,让我进入了孩子的情感世界,发现原来六年级的他们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繁杂的“情感纠纷”中。青春期孩子向往异性交往,是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必然。从交谈中发现青春期小团队倾向明显,他们对于这些情感问题没有忐忑不安的藏着,而是在他们的小团体中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在网络通讯发达,这些小团体都有自己的QQ群或者微信群。加入同龄人行列有助于青少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喜欢小组和集体活动是正常的。异性交往,是培养正确的性别角色和健康心理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容易起伏波动,表现在注重自我形象,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求得到异性伙伴的肯定与接纳。因此,作为教师要关注孩子,和孩子沟通,询问孩子对周围异性伙的印象如何,以了解孩子的情感倾向和所思所想。同时,可开展主题班会讲讲自己的青春期异性交往经历与故事,以及往届学生和自己分享的一些故事,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交流时要注意,最好避免用早恋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一时期的异性交往大多只是出于一种朦胧的爱慕心理,不要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的意识。

《案例二:接受孩子的求助,“神探查案”》

一天晚上,张同学发信息和我求助:“班上蔡同学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到处发我的照片,她空间里有们还发到别的班的QQ群里。”经过我和她的细谈,才知道,除了她一些中低年级的时候参加学校活动的一些照片外,还有一张,是她穿了露肩的衣服拍的一张上半身的照片,露出了锁骨。青春期的孩子们觉得这张照片不寻常,她自己更觉得这是隐私,传出去会觉得羞耻,所以才找我求助。

随后,我联系了蔡同学,她很委屈的和我说,那个不是她的QQ,她没有发张同学的照片。并且张同学在学校找过她了,并且莫名其妙的骂了她一通,另外隔壁班也有个男同学也过来针对这件事骂了她。

两位同学的妈妈也和我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张妈妈说,孩子也向她求助了,她不在孩子身边,对于孩子的问题发现的比较迟,表示假期会和孩子好好沟通。蔡妈妈及时的去查了那个QQ,请求加好友,没有被同意,但是发现那个QQ的好友里应该有隔壁班的某某同学,可以问问那位同学。

当我在和孩子们沟通时,有同学发来一张聊天截屏给我,显示那个QQ号说自己是蔡同学,不是隔壁班的某某,请大家不要再说照片的事儿了,老师都找她了。一轮一轮的聊天,事件的不断变化,让我感觉自己接手了一件悬疑案件,秒变成为一名“侦探”。好在我这名“侦探”不是孤立无援的,有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帮助。

这张截屏,我发给蔡妈妈以后,蔡妈妈很果断的为我排除了蔡同学的嫌疑,因为她当天晚上,因为这件事她请假陪在孩子身边,不仅和孩子进行了沟通,而且陪同她一起写作业,学习,所以那个时间段蔡同学是不可能拿手机发信息的。

第二天到校后,我找到隔壁班的几位同学了解情况,并征得她们的同意帮忙去查那个匿名QQ号,这样让我想到了案例一中那个隔壁班的某某某同学,在另一位班主任的协同下,某某某同学和我们说出了实情:是她用这个匿名的QQ号,把张同学的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并且冒名蔡同学,因为她听说他喜欢的男生和蔡同学打打闹闹的,她就想了这么个方法想报复一下。最后隔壁班的这位同学向张同学和蔡同学说清楚了实情,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张同学也后悔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去找蔡同学的麻烦,也向她表达了歉意。

简析:该事件,在孩子们和家长的帮助下很好的解决了,很欣慰的一点就是,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找我求助,说明对于案例一的处理,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他们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秘密和烦恼。其次本次事件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我估计会走很多的弯路,正因为蔡妈妈的重视和陪同,才让我拨开云雾见天日。

本次事件让老师和家长都认识到了,孩子进入青春期,在和异性的交往上是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的。青少年阶段是从儿童向成人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健康的异性交往能使其认识到男女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破除神秘感,建立异性间纯洁的友谊。男女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差别,也使他们可以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使性格更加豁达、情感更加丰富,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在培养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同时,也为未来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但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高年级孩子的性意识萌动,男女生之间的界限与隔阂日益突出。有相当的同学存在排斥异性、不敢与异性同学交往和不知道怎么友好交往的问题,男女生之间普遍不太团结,甚至有的班男女之间对立情绪严重、冲突不断,相互评价消极。问题集中在“男生招惹女生,女生打男生”和“男女生中传绯闻不断”两个方面。少部分男女同学中存在对异性有好感并试图发展恋情或交往过密的状况。这一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加上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媒体的一些不良导向,有的孩子萌动的情感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成长的障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身心健康。

案例分析:

  1. 青春期异性交往存在问题的原因

    a、性别差异。男女生在生理、发育早晚、能力优势、思维、表达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别差异在青春早期首次凸显,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男女生对异性感到敏感和陌生,进而出现躲避。身心的种种不同,还使得男女生兴趣爱好差异拉大,彼此的兴趣点交集少,因而交流更为减少。这都使得男女生交往中的不理解、冲突和碰撞增多。

    b、对异性的敏感与好奇。与对异性的敏感和排斥相伴随,青春期孩子也开始对异性感到好奇,他们内心很渴望有异性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但他们又不知道以怎样恰当的方式来满足这种好奇,于是有的孩子选择了以争吵、干扰对方的方式来获得满足,有的孩子则在媒体对成年人情感描述的影响下选择了传播绯闻故事,以此满足自身需求。这都增加了青春期男女生的不和谐。

    c、早熟与误解。希望得到同学的欣赏与关注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个别早熟的孩子进入异性接近阶段,心中对优秀异性的欣赏和好感,愿意与对方接近。其中有的孩子进一步出现了试图发展恋情或异性交往过密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些孩子小心翼翼接近异性的行动则被其他同学作为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谈资,传播得沸沸扬扬。

    d、避险与从众。生理的变化带来对异性的敏感,加之媒体影响,班上“某某喜欢某某”的话题增多,男女生之间的一些正常交往也被捕风捉影,成为话柄。同时,班级的共同价值观和舆论氛围一旦形成,成员就会采取“从众”做法,以获得群体的接纳和认同。

    二、教师的有效引导促成长

    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的恋爱具有客观性、纯真性、同时又有冲动性、复杂性,隐蔽性,必须耐心细致,有创造性地对学生做好疏导工作,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

    首先也应该让孩子了解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变化,现在的生活条件的改变也使得孩子们的生理反应提前,女孩子的初潮,男孩子的遗精在小学出现的几率已经大大增加,所以这个时候的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既让孩子了解自己不要懵懂和迷茫,又让孩子明白这些是自然的变化不必紧张和害怕。

    其次,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鼓励男女学生自然交往、公开交往,这样可以淡化彼此对异性的好奇心,使其能够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

    最后,要敏锐地抓住苗头,防微杜渐。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突然过分的喜欢修饰打扮,上课走神,甚至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发现平时活泼好动、喜欢与别人交往的学生,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等等现象,老师就应采取疏导的原则,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以顺利度过躁动不安的青春萌动期,切忌使用禁、堵、卡、压等手段。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入青春

    一方面,父母在对待婚姻家庭、异性交往的态度行为上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另一方面,要对孩子信息透明,不要以为孩子看到、听到的都是正面的东西,就不会出问题,关键还是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地选择,要有能力自我保护。尤其是女孩子更要学会自己爱护自己,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正常交友(不论是同性、异性交友)不要如临大敌,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他多交朋友,交有正能量的朋友。这需要父母平时与孩子多做有效沟通,孩子愿意分享,你也愿意倾听,在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才能事半功倍。在这个孩子发展的特殊时期,家长对孩子要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不要仅仅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生活圈子家长也应该在不横加干涉孩子的情况下多多和孩子交流。

    总之,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能用暴力或者强权来压制孩子。在父母与孩子耐心的沟通中父母会发现孩子的小小世界,父母的理解会让孩子愿意吐露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是引导孩子走向他们自己的康庄大道的良好时机。

大队部
党支部
教导处
教科室
人事
数学教研组
卫生
校长室
信息中心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总务处

扫一扫
友情链接
https://www.jyjsfz.cn/jdmxx/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 200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md887
主办单位: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乐山路96号()
电话:025-86523277
苏ICP备10212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