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班会主题
四(二)班
A:今天的班会主题我们来讲一下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主要有四个部分,分别是班会前言、学习目标、社会保护以及班会小结。
B:少年是祖国的春天,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充满生机、活力,他们强盛则中国强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A:但在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发生一起震动全国的恶性案件,一名男子在当地一所小学门口连续砍伤、砍死多名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9死4伤后果及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全国各地引发了强烈的关注。
B:看到这些小朋友们人身生命受到威胁,我们有何感受?由此,我们想发出怎样的呼吁呢?
A:看到这个新闻,我只想说,我们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B:但我们需要为此怎么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学习一下以下问题。
A:首先,什么是未成年人?
B: 我国法律规定,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A: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呢?对此可能很多同学不理解,我们给大家讲一个情景故事,让大家了解一下。
B:小强今年14岁,性格活泼开朗、乐于交友,学习也不错。但是后来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后来一些社会青年对他很“好”,成了他的好朋友,旷课、吸烟、打游戏机、泡网吧成了经常的事情,以至于后来出现了盗窃等不良行为……
A: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之后,知道为什么故事里的小强会变成这个样子吗?是因为小强是一个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但是自制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来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A:有同学知道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有关法律有哪一些吗?有哪两部专门的法律呢?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这两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A:当然,除了这两部专门法律之外呢,还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保护未成年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但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都需要那些方面的保护呢?
A:分别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在生活上的养育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A: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在德智体方面的全面教育,还有老师传播知识,教育做人。
B:司法保护又是什么呢?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其司法活动中,应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可能大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我们来看一下一个案例。
A: 2003年寒假刚过,在北京某中学的初三课堂上,小王有着与其他学生截然不同的心情。两年前,一度因学习好、体育棒而备受老师喜爱的小王,因被坏人引诱参与了团伙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进了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
B: 在少管所里,小王遵守监规,认真学习和劳动,改造累计得分名列前茅。依据《建议对罪犯假释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未成年犯中的初犯、从犯、被教唆犯,罪行较轻,其近亲属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且假释后有学可就的,可以建议假释。”
A: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呈报假释建议,法院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裁定对小王予以假释。这是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首次尝试对未成年犯假释就学,小王提前5个月离开少管所回到了学校。
B: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国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于这类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A: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比较全面的,但我们也要做好自身的防范措施,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要怎么应对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做。
B:看完视频之后,我们准备了几个问题,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踊跃回答哦!
第一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周岁的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答案是D。
A:第二题,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予以阻止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任何组织和个人 B.国家机关
C.社会团体、村委会、居委会 D.武装力量
答案是A。
B:第三题,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
A.优先救护10岁以下儿童 B.优先救护小学生
C.优先救护中学生 D.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答案是D。
A:第四题,某中学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可这里却不出售学生票,只卖成人票,请问他们这种做法()
A.违背我国法律 B.不应该但不违法
C.经营方有自主权 D.由主管部门确定是否违法
答案是A。
B:第五题,某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个学生 除名,该学校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
答案是C。
A:第六题,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D.中学生禁止进入
答案是A。
B:还有两个多选题,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应该选哪几个。
第一个,法律之所以要给予未成年人以特殊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 )
①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②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成熟,在辨别是非等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③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方面能力不强 ④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A:第二个,初一学生小华14岁迷上玩电子游戏,一天小华的母亲发现小华逃学,就寻至某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对他进行耐心的劝说,可小华不听,反而把母亲推倒在地,对此事正确的看法是:
①小华是未成年人,他玩电子游戏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②小华母亲的行为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③小华母亲阻止小华玩电子游戏侵犯了小华的合法权益;④游戏室的老板允许小华进入,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的规( )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B:以下是问答题,泰安某中学携手某公安机关,开展了一场以"为了孩子的笑脸,我们共同守护"为主题的校园广场活动。警官和心理专家一再强调: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受到合法保护。请问,校园广场活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那两方面保护?
A:应该是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A: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这一行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方面保护呢?
B:是社会保护。
B:判断题,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出理由。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父母要正在上初二的女儿进城打工:
A: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剥夺了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国家有关部门查出并销毁淫秽光盘:
A:否,淫秽光盘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
B:学生违反班规校纪,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A:否,班主任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
B: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A:否,这些活动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B:学生小王因为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A: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父亲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小王。
B:为降低经营成本,一些酒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当服务员。
A:是,违反了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此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容易造成思想品德的扭曲。
B:某电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姓名年龄公诸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A: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肖像、姓名、年龄公开,违背了司法保护。
B:总的来说,由于我们未成年人自身的需要,我们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的保护,让我们能在健康有爱的环境下长大,并回报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A:除了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之外,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分辨好与坏,不要走弯路,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以上就是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