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今年在线教学的密集开展,大家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应用也越来越深入。6月15日至19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智慧课堂常态化实施推进活动拉开帷幕。
针对这次的智慧课堂常态化实施推进活动,我校教学处做出了广泛的动员和周密的部署,并邀请了建邺区各学科的教研员莅临我校指导智慧课堂的教学工作。
老师们参与智慧课堂教学展示的热情高涨,无论是一直引领我校智慧课堂教学的数学组、物理组、生物组,还是在智慧课堂比赛中展露锋芒的语文组、外语组,亦或是早已把智慧课堂融入日常教学的历史组、政治组,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
数学组刘佳老师的智慧课堂灵活使用几何画板以及学正宝,非常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反比例函数的拓展课。通过2011年数学中考题思考拓展,再回到今年建邺区一模的填空题压轴题上,教学设计新颖,内容丰富,极具层次感。课堂上充分利用智慧化的教学手段,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效果十分显著。
物理组童晋老师在初三1班开设的是《初三物理二轮复习》。自2018年9月, 物理组老师使用智慧课堂开设市级公开课1节 区级 2节 校级4节 。在云端积累了大量的学生错题,为我校物理学科教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生物组周洋老师的智慧课堂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以“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为内容开展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智慧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方法多样、有效。本课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周老师的课受到了教研员的高度赞赏。
语文组的高瑜老师在课堂上用了朗读音频分析,来指导孩子们对于古代诗歌的朗读。高老师的课以朗读为抓手,引导学生度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特色。朗读的作用不仅停留在对诗歌内容的赏析,更是一种和作者心灵达到共振的表达。应该说,高老师对学生朗读的音频分析,用得恰到好处。
英语组何婷老师和潘澄老师开设了两节智慧课堂英语阅读展示课。两位老师在设计时使用了几种智慧课堂的技术手段来帮助实现教学目标。比如,使用定制的客观题发送到学生机,每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生终端选择,答题完毕后教师可以迅速得到正答率的分析统计,非常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阅读细节的障碍和问题所在,提高了课堂效率。此外,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还使用了投票,填空, 批注和小组合作绘制mind map并拍照上传等功能,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满足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检测每个学生的阅读技能的提升,给予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
政治组的刘婧婧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处处落实智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本节课上,她同样以先进的教学技术为载体,以智慧课堂的理念为抓手,不仅重在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又能实现本学科“德育”的重要功能,学以致用,重在实践。
历史组刘雅婧老师以《中国古代盛世》为课题,为初一学生带来一节智慧课堂的古代史复习课。授课过程中结合传统课件,依托平板呈现,将教学内容与平板教学功能相结合,体现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智慧课堂展现形式活泼灵动,高效快速的完成了课堂的前测,利用地图及时间轴来理清历史的线索,特别是学生通过平板分享小组合作的成果,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这次展示活动的课堂上,师生互动时不断出现设问、反问、追问、小组讨论环节,启迪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变了传统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习交流,把智慧课堂“手常用、口常开、眼常亮、脑常动”的要求贯穿于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教学过程直观、生动、有趣、有深度。课堂展示结束后,老师们都虚心聆听了教研员老师们的评课,教研员们对老师们的课堂导入、问题设置、互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课堂效果以及核心素养贯彻程度等层面进行了精彩、专业的点评,给予了我们专业的、可操作的指导与建议。
智慧课堂,智慧前行。展望未来,我校将以最前沿的思想理念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以智慧课堂为核心,深入挖掘“互联网+教育”内涵,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全向互动、数据把脉、精准反馈、轻负高质的智慧课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与关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