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建邺区初中生物第一次线下教研活动在南外河西举行

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0-30

2020年10月27日下午,建邺区初中生物教师齐聚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开展主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教学研讨”的区级教研活动。南外河西生物组的三位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分别开设了两节研讨课和一场微讲座。

周洋老师开设的研讨课课题为《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周老师从上周学校举行运动会时拍摄的学生赛跑的视频导入,引出完成跑步这一活动主要依靠运动系统的参与,然后带领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运动系统。先是小组合作观察牛蛙骨骼的结构,了解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再让学生体验曲肘和伸肘运动,进而掌握整个运动过程,还与物理学科进行了跨学科的融合,借助杠杆原理解释了运动过程中骨骼肌、骨和关节的作用。整节课设计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任飞老师的研讨课课题为《生物进化的学说》。课堂伊始,任老师将现代长颈鹿和长颈鹿祖先进行图片对比,提出问题“现代长颈鹿是怎么进化来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本节课的难点——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任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学生活动,用大米和玻璃球模拟食物,用四种夹子模拟不同岛屿上地雀的喙,展示了具有不同喙的地雀的取食和生存情况,用活动串起了整个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别具匠心。整节课条理清晰,思路流畅,环环相扣,教学效果显著。

黄艳梅老师开设了题为《浅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微型讲座。黄老师的讲座内容非常丰富,从深度学习的起源、概念、三个标准、五个特征、13个要素娓娓道来,阐述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意义。黄老师还结合自己平日的课堂教学以及多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实例具体剖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讲座的最后,黄老师推荐了关于深度学习的相关书籍和讲座链接,希望与在座的老师们一起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师的专业发展里离不开集体的研讨与分享。此次教研活动充分展示了南外河西生物组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优秀的专业素养与水平。建邺区全体生物教师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南外河西初中,期待下一次精彩的研讨与分享。

(信息员  邱红 袁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