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目标:
1.明确课程游戏化理念。项目建设园和共建园共同进行课程游戏化教师理念转变、学习品质等相关培训,理解生活、游戏、活动及经验之间的关系,通过理念提升,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办园品位。
2.优化课程游戏化方案。对各年龄段课程目标进行梳理,微调课程游戏化方案,将游戏精神融入日常活动,促使课程方案的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进一步优化。
3.根据周边资源、家庭群体环境及幼儿现有经验,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活动区域。
4.开展的活动具有游戏课程观、生活观、经验观,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的主动活动,根据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与幼儿相适宜的课程方案。
5.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契机,以建设园与共建园互帮互学为主导,针对课程游戏化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6.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现场互动、研训等方式,从环境设置、游戏区域、活动组织以及生活各个环节等方面开展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工作重点:
1.始终坚持开展以教师团队活动开展课题和教研培训工作,以第七盟区和一日活动为主导开展区域主题活动的研究,逐步构建适宜我园园本特色的培训工作。
2.关注幼儿园十三五课题方案的调整,继续挖掘和开展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活动,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和材料,逐步形成我园的办园特色。
3.创建课程游戏化活动区域。建设园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从环境设置、游戏区域、活动组织以及生活环节等方面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活动区域,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宜改造与调整。
4.丰富园本培训的形式,积极开展课题和教研工作方面的培训,增强主题与区域活动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的教师培训活动。
5.以《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契机,采取集体学习、理论测试的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6.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南京市教师培训网的菜单学习,对好的活动形式与新观念有收集整理的意识,支持教师参加市、区教研组活动,将新信息带回幼儿园。
|